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关于必威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新闻中心

必威互联网创新技术集锦9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03:38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必威所谓实训,是职业技能实际训练的简称,是指在学校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训规律与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合理的实训教育本应该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却成为了社会培训机构、企业内训的责任。而对于聋人来说,因听力缺陷导致的沟通不便,在毕业后参与工作时,常常会出现很多问题:校内学的课程知识用不上,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学不会;沟通能力不佳,无法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能力很难跟上企业技术的发展,职业生涯发展前途渺茫。可以说,实训是一座重要的桥梁,连接着学校和社会,对聋人而言,如何过桥,桥的那边是什么,都是聋人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聋人的实训主要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校内实训主要包括教学实训、竞赛实训、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训等,校外实训主要有企业见习、企业顶岗实训和生产实习等。目前该实训模式存在着问题:首先,校内教学模式侧重知识的灌输,基于此的实训模式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实际操作机会不多,专业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其次,校内实训模式单一,实训内容往往几年不变,很难跟上专业技术的前进步伐。再次,企业联系困难,企业实训机会难得,而聋人的技术水平很难满足企业顶岗实习的要求,造成与企业合作难上加难。最后,企业资源有限,由于企业的自身盈利需求和与聋人沟通的困难等原因,聋人的技术渴求很难得到满足,实训效果不佳。如何做好聋人实训,确保聋人能在校期间就能掌握必要的职业技术应用技能,并提前学会适应公司和企业的工作氛围,进而适应社会,都是身为特教工作者所必须要做的。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达,各行各业都与互联网密切联系,将互联网和聋人实训模式相结合是一种创新。首先,聋人实训存在着沟通问题,听力的缺少造成了信息接受能力不足,他们需要一种听力以外的方式去接受实训的知识。其次,聋人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很高,有些学生学习能力不强,但十分热爱互联网,而且对网络相关的知识很会钻研。再次,互联网技术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训资源,而且可以提高沟通效率,对聋人的实训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聋人实训创新模式是有必要探索的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聋人实训创新模式,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其一,手语是一种聋人日常主要的沟通手段。在实训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缺乏相关的手语翻译人才,另一方面手语很难表达复杂的专业用语,即便表达出来聋人也不一定理解。其二,聋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部分聋人面对书本文字耐心不够,但是没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去进行实训操作不但效果不好,还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三,实训的过程中,因资源有限,对实践水平不同的聋人,往往设置相同的任务,造成了有些任务无法完成。其四,实训中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只记录于实训记录中,往往记录完毕后就束之高阁,无法对学生的今后的职业生涯形成有利作用,更无法反应给企业和社会。其五,不管是校内实训还是校外实训,与企业合作就必须听取企业的诉求,目前的情况是企业有诉求很难反映给学校,即便反映到位,也不一定有用。

  为了构建聋人实训的有效的教育模式,必须结合聋人自身特点,构建实训教育的网络平台。聋人在学习中存在下列特点:对图片和影片有兴趣,对文字材料兴趣不够,对直观的材料表现出能表现较强的模仿能力,对抽象性高或者逻辑性强的材料理解能力不够。遵循这些特点,该网络平台需要有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资源和直观易懂的实训材料,才能符合聋人的认知,进而巩固聋人实训的理论基础。首先,平台的建设需要通过互联网收集与实训相关的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源,并将这些资源整合到实训平台中。其次,减少纯文字说明,对必要的文字说明由繁入简,并尽量结合实例和教学视频,加强聋人对材料的理解。再次,积极录制和上传实训相关的教学视频,并在视频下方添加字幕,有条件的可加入手语翻译内容,确保平台与聋生形成良性互动。最后,利用网络平台的反馈功能,充分采集听取实训中聋人的意见,对聋人理解困难的内容,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实现实训网络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搭建契合聋人特点的网络实训平台,可以提高聋人实训的教学效果,是构建行之有效的实训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实训评价模式存着难题。校内实训时,实训教师往往是一对多的模式,精力有限,无法对每个聋人采取及时的评价。校外实训时,评价更需要借助企业资源,教师不仅要频繁与企业辅导老师沟通,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也不一定客观。借助互联网技术,实训评价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在每个合适的实训节点,在网上布置与实训相关的题目,题目可以由选择题,判断题和多选题组成,要求聋人认真完成。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数据库中的正确答案与聋人的完成作业进行比对,自动生成本次的作业成绩。再通过统计各个学生的个人成绩,形成全体实训人员的数据表和分析图表。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加快评价的效率,节约教师的时间成本,使教师可以留出精力更深入的参与到实训活动中去。其次,通过最后形成的图表,教师不仅能掌握每个聋人的实训情况和实训问题,而且还能统筹全体聋人的实训状况,及时发现在聋人中普遍存在的实训问题,并予以改进。再次,聋人通过评价模式可以了解自身实训成绩,和在班级中的排名状况,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实训评价模式,了解聋人的职业技能能力,并提出实训单位的要求和建议。完善的实训评价模式,可以记录每个聋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状态,分析聋人的存在或者可能出现的群体性问题,进而帮助学校和实训单位掌握聋人实训的状况,进而提升实训的效率。

  在实训过程中,聋人的知识、能力水平,实操能力存在差异,实训的效果也有好有坏。特别是校外实习中,企业导师自身精力有限,无法顾及每一个实训的学生,对部分知识水平一般或者动手能力差的聋人听之任之,造成了实训效果的缺失。为确保实训效果的普遍性,应采用分层教育模式。而要采用分层教育模式,先要有分层的根据。传统的分层教育常常依靠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以往的印象和当前授课过程中的表现来评定的。结合互联网技术,除了传统分层方式,还可以加入网络评价系统的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聋人在网络评价系统中的表现,分析聋人个人对实训的学习状况。对学习状态不佳和学习兴趣不够的聋人,及时介入教育,解决他们在实训中存在的问题。对学习能力强,实训任务完成效率高的聋人,积极对其进行拔高教育,让他们能掌握更高的实训技能,并发挥他们的领头羊作用。互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实训日记的方式,鼓励聋人将实训中遇到的困难反馈给教师,方便教师的引导和解决。

  长期以来校外实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第一,聋人会在多个企业实训,由企业导师全权负责若干个学生,聋人的实训情况学校很难了解和掌控。第二,企业对聋人发展的建议不能及时反馈。比如企业根据对聋人的实训,发现部分聋人更适合企业的新岗位,这个意见就很难反馈给学校。第三,学校很难对企业的发展有了解。企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会变。学校不能及时了解这些变化,会变得很被动,对聋人的将来发展存在不利影响。基于互联网技术,可以构建实训宣传模式:首先,学校可以将每个聋人的学习成绩,专业擅长等信息传递给企业,使企业能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其次,企业可以将企业的当前技术需求及时反映给学校,学校也可以根据当前技术发展的情况,更新专业课程内容,为学生实训创造更好条件。最后,重视企业诉求,学校对企业中通用的职业技能证书应予以重视,在聋人课程教育中应有所体现,并组织聋人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对已经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的聋人,应予以适当鼓励并告知企业。

  聋人实训模式的探索道路才刚刚起步,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有效的实训教育模式,让聋人乐于学习实训相关知识;建立切实的实训评价模式,让学校和企业及时地掌握聋人学习状态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可行的实训自学模式,对聋人实训实行分层教育,分层辅导;建立良好的实训宣传模式,让学校与企业沟通流畅,加强合作确保聋人实训能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聋人实训模式的创新和进步,需要学校、企业还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但是这个努力是绝对值得的,因为聋人实训模式是聋人职业生涯的重要起点,优秀的实训模式即是给沟通不便的聋人提供的一艘快艇,让他们能在社会的浪潮中扬帆起航,共赴小康。

  [1]吴建宁.基于开放式创新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1(3).

  [2]邓泽民,韩国春.职业教育实训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从资产管理的价值链来看,从资产获取到分销,再到资产服务,各个环节的展业方式均由于技术的“赋能”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新技术改变不了金融的核心,即风险并没有被消除。只要仍存在金融资源的跨期、跨区配置,风险就仍然存在,而资管机构的专业价值也就仍然存在。

  1.改变了基础资产的构成。过去的资产标的往往规模较大,趋于集中,比如大企业贷款、大型项目等。新技术的发展则通过新的渠道和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使一些过去不存在或没有纳入资产管理体系的基础资产也能被收录其中,比如P2P模式下的、股权众筹模式下的初创企业股权等等,从而推动了资产管理基础标的去中心化和分散化,也扩大了整体基础资产池。

  2.改变了资产估值的方式。工业时代的基础资产估值通常基于硬件和实体资产的价值,比如生产线、厂房等,关注的是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信息时代的基础资产估值则是基于软件、数据、网络、服务的价值,关注的是关系链、数据和生态系统。例如,飞利浦从照明设备生产商转型为智能照明系统服务提供商,盈利模式也从耗材销售收入转为服务费用收取,其LED灯可免费安装,但通过智能照明系统节省电费,从节省部分分成。由此,对这类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现金流预测方式也需要相应改变。

  3.改变了风险管理的方式。过去的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通过抵质押物、现金流等来进行判断和控制。信息时代的风险管理手段则更加多元和立体,借助海量数据进行风险的识别和预判。例如,传统征信巨头FICO推出了大数据分析产品BigDataAnalyzer。

  4.改变了投资决策的方式。过去的投资决策更多是依靠专业投资顾问的经验,新技术的发展则使投资决策能够更多地依靠数据、量化分析,甚至机器人决策,从而更好地避免因情绪或情感对投资决策造成影响,保证策略和执行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同时还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实现规模化与定制化的平衡。例如,Betterment、WealthFront等在线财富管理平台就是利用自动化系统,针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快速定制投资组合;又如嘉信理财的SchwabIntelligentPortfolios。

  1.改变了分销方式。过去的投资产品主要依靠金融中介的实体渠道(如银行网点)进行分销。为了覆盖网点和人员的成本,金融中介往往不得不提高投资门槛或收取较高费用。新技术的发展使投资产品的分销更多地转移至PC端、移动端的直销渠道,大幅降低了分销成本,因而也降低了投资理财的门槛,吸收了更多原本难以进入资产管理体系的小额、零散资金。例如,东方财富旗下的天天基金网2014年实现基金销售2 000亿元人民币,2015年仅上半年基金销售额就急速上升至4 000亿元人民币,基金销售规模堪比四大行。

  2.改变了投资人的参与方式。过去的投资决策依靠专业投资顾问的权威意见,普通投资人更多的只是被动接受。现在,专业金融机构在信息与产品领域的“权威性”及“特许供应”地位已经相对弱化,投资人日益习惯于主动获取信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或朋友的推荐,并且希望决定和主导投资决策。Motif、雪球网等社群化运营投资平台,很好地把握并促进了投资人的这种行为转变。

  3.改变了投资人的体验。分销方式的改变和投资人参与方式的改变直接促进了投资人体验的提升:第一,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从数万数十万元降至数百数千元,甚至“1元”。第二,产品购买流程更加简单便捷,只用几分钟和几步流程即能实现随时随地线上开户和交易。第三,普通客户也能享受定制化服务,通过快速的数据分析和匹配,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在成本可控的基础上提供给所有客户。第四,投资透明度显著提升,通过在线平台,投资人可以轻松比较不同标的和产品并做出选择,对已投资的标的和产品能实时查看运行状况、还款情况、收益情况等。因此,投资人对资产管理机构的预期已随着客户体验的提升而彻底改变。

  1.改变了服务对象。过去,资产服务机构服务的对象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现在,新技术所培育的大量创新业态也开始成为资产服务的对象,例如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托管、针对在线销售的货币基金的托管、针对P2P平台和众筹平台的资金托管等,这一类业务目前也已成为了资产服务机构一大新的业务增长点。

  2.改变了服务方式。大部分机构过去托管、清算、运营服务依靠电话、传真和人工手动,成本高、效率低,操作风险高。新技术环境下的服务体系则是以云和数据为基础,服务方式逐步向电子化、自动化、线上化转型,从而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高灵活性以及风险可控。例如,富达(Fidelity)就推出了专为资产管理机构及投资顾问服务的线上平台Fidelity Institutional Wealth Services;招商银行也推出了专门服务资产管理机构的全功能网上托管银行。

  中国资产管理市场在经过了十年的快速发展期后,正面临转型的关键关口。互联网和新技术在资产获取及投资管理、分销及财富管理、资产服务这三大环节上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已切实发生并且不可逆转,传统资产管理机构应如何应对?

  在资产管理价值链的三大环节上,分销及财富管理已受到互联网和新技术的最深远的影响。专注于这一环节的资产管理巨头在应对创新模式的挑战方面主动适应变革,积极进行改革。例如,专注财富管理的嘉信理财最近推出了自己的线上理财平台SchwabIntelligentPortfolios。这一平台将客户的投资门槛从数万美元降至5 000美元,使客户只需花费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即可快速完成简单的线上注册流程,但同时仍保持了嘉信财富管理服务的专业度,包括:将客户资金配置到20个资产大类中;由系统自动为客户动态调整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保证收益;同时还为5万美元以上的客户提供原本只有高净值客户才能享受到的避税服务,所有这些服务全部免费。此外,嘉信还即将推出专为投资顾问和机构服务的线上平台InstitutionalIntelligentPortfolios,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更广泛的客户。

  新科技的运用能帮助资产管理机构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全球资产管理巨头们近年来纷纷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大力利用新技术建设私有云、新的投资平台、高质量的用户交互界面,积极培养和吸引金融与科技并重的人才。

  例如,全球领先的资产托管机构道富银行在过去五年间每年的科技投入均达到8亿~9亿美元,占其营业收入的8%~9%。自2011年开始,道富银行开始通过“私有云”建设来促进其IT系统转型。2011―2014年,道富银行每年通过“私有云”项目实现了6.25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同时也通过“私有云”为客户提供了快速的计算和定制,并且有效地保护了客户信息和交易的安全。

  资产管理巨头摩根大通(JPMorgan)不仅加大了对内部科技的投入力度,而且还选择通过大量外部投资来增强创新能力。自2009年以来,摩根大通投资了数十家金融科技公司,涵盖支付、投资、P2P等多个领域。2011年参与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B轮融资,之后参与在线投资平台Motif的D轮融资并投资3 500万美元,近期又参与了P2P平台Prosper高达1.6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提升客户体验。

  互联网时代的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力量来更高效、更专业地实现更出色的客户体验,比如:与第三方合作获取资产或客户,与外包系统服务商合作进行平台开发,与外部征信机构合作完善风险管理,与外部投顾合作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和效率,与网银或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改善支付流程,与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或在线理财平台合作扩大分销网络等等。

  全球最佳实践的经验表明,全能资管、精品资管、财富管理、服务专家是常见的四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

  [1] 于蓉.美国金融中介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及启示[J].金融研究,2015,(7).

  当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了一定应用,对工业自动化带来了巨大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能够使供应链管理中采购、库存、销售等各个环节衔接起来,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在生产设备中应用数据与信号处理技术,及时采集生产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在生产中利用识别技术监控原材料的消耗,能够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管理。欧洲的空中客车公司将传感网络技术应用到供应链管理中,构建了全球制造业效率最高、规模最大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供应链管理的高效运作。

  在工业生产线上引入互联网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实时参数采集、材料消耗监测的自动化水平,而且还提高了生产过程监控、诊断、控制、决策、维护的智能化水平。如,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用通信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了对加工产品温度、厚度和宽度的实时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促使生产流程不断优化。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将环保设备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能够实现对各种工业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环保部门可在重点排污企业的排污口安装无线传感设备,实时监控企业的排污情况,一旦发现污染物排放超标,则可远程关闭排污口,从而有效遏制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在工业生产中,通过将传感设备布置到作业现场和设备中,可以建立起开放化、系统化、多元化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监管平台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响应、有效控制各种作业危险的作用,通过实时了解危险环境中作业人员、生产设备以及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从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业生产安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传统的工业自动化系统应当在各个环节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融合,并在终端应用系统开发、信息安全、标准体系、互联互通、测试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从当前技术发展前景来看,互联网化的工业自动化产品将更加网络化、小型化、低成本化,不仅有利于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更有利于提高工业生产力。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势必会给工业自动化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机遇。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由最初的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到第二代分散控制系统,发展到现在的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使得网络化控制系统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在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相比较基于客户端/服务端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而言,基于多系统的智能控制系统具备更好的移动性、自主性和灵活性,能够解决网络化控制中的复杂问题,使其成为了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工业控制网络要进一步融合现场总线、以太网、嵌入式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和多种控制网络互联技术,增强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互操作性和开放性,为降低生产成本、强化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必威。

  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工业通信领域中,可为实现工业通信无线化带来新契机。尤其在有线无法使用的作业现场,使用无线通信更能发挥其确定性、可靠性、实时性必威、兼容性的优势。在未来发展中,各大供应商在工业自动化产品中应积极引入蓝牙、GPS、WiFi、LTE、WiMax等先进技术,增加产品的通信功能和无线联网功能,推动工业通信无线化的实现。当前,无线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仍局限于采集和监控方面,但是随着无线技术可靠性的不断增强,势必会扩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范围。

  当前,我国适用于工业领域的仪器仪表大多数属于中低档水平,而高档、大型的仪器设备均依赖于国外进口,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自动化创造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新型产品研制,使仪器仪表向高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传统仪器仪表相比,新型仪器仪表与元器件应具备微型化、电子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计算机化、光电机一体化、综合自动化的特点。如,通过在仪器仪表模式识别、图像融合中引入智能感知与压缩感知技术,以增强仪器仪表的智能性。

  安全生产管理一直以来是工业生产的重中之重,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有效提高工业安全生产水平带来了机遇。工业安全生产主要分为机械安全和过程安全两大部分,机械安全可以通过使用安全按钮、安全门、安全传感器、安全总线、安全PLC等产品加以实现,过程安全则需要保障机械运作过程、人员操作过程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性,要求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制定和落实安全解决方案。当前,在工业生产领域所采用的安全仪表系统(SIS)就是能够确保机械安全和过程安全的重要措施。SIS网络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通过采集、汇总、存储生产控制系统(如PLC、DCS系统)的重要参数,使安全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和准确分析生产信息,从而保障生产控制系统网络始终处于可靠运行状态,提高工业安全生产的自动化水平。然而,我国生产的SIS产品获得功能安全认证的较少,所以如何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今后提高SIS网络建设水平的关键所在。

  通信协议标准化意味着以网络环境为依托的工业控制系统具有更加良好的可操作性。众所周知,TCP/IP是互联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协议标准,分散控制系统(DCS)在控制网络中自成体系;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虽然达到了国际标准,但其种类相对较多,从而增大了选择难度;工业以太网是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随着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向智能化、网络化、分布化的方向发展,要求通信协议必须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国内目前的总体情况上看,标准的水平相对较低,同时标准制定与修订的速度比较缓慢,高技术标准的缺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此,加快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关通信协议标准的制定已经势在必行。

  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工业领域中最热点的应用技术之一。为了加快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在工业领域中充分应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使其渗透到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实现工业生产工艺流程最优化、安全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化、供应链管理高效化的目标,从而为提高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1]宋慧欣.物联网,自动化行业新机遇、新挑战[J].自动化博览,2013(4).

  [2]孙柏林.展望“十二五”: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仪器仪表,2011(5).

  [3]廖育梅.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12).

  互联网金融是以信息化为支撑,网络技术是基础,最核心的支付结算都需要通过网络来完成,互联网金融归根到底也是金融,因此应当受到监管,并且应适用统一的监管规则。按照职责分工,人民银行科技部门负责金融网络的监管,严格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体制及强化技术监管既是人民银行科技部门的责任,也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

  互联网金融是创新的产物,既然是创新,就会有失误和风险,对这个新生事物既要包容失误,也要防范风险,处理好创新发展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有必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监管。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恰当的技术监管呢?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从监管者的角度看,现在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评估,还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数据的支持。在这种状况下,首先,要鼓励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包容其技术失误,为行业新应用的发展要预留一定空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规范互联网金融服务;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提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央行行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曾表示,对互联网金融要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和支持创新的理念。

  其次,我国采取的是典型的分业监管模式,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模式,交易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种类日益多样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尚无法完全覆盖,存在一定的监管缺位,因此必须尽快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职责,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在2013年8月的互联网金融中国峰会表示“怎么监管,谁来监管,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认证。”由于互联网金融具有“混业经营”的特点,需要在保护金融创新、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前提下,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和监管措施,这就要求在归口监管上要做出有效界定。根据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107号文件,网络金融监管由央行牵头负责,互联网金融科技监管应在央行牵头、统一协调下,按照按照谁批设机构谁负责监管的原则,逐一落实监管主体及监督管理责任,进行适度的实时监管,防止技术风险的过度集聚,同时加大对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央行科技部门对互防网金融的科技监管工作要尽早提上日程。

  互联网的精神是“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都显示出信息的透明性,这与金融机构科技部门对传统封闭式的金融网络监管方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同时技术进步与金融业务创新带来新风险和新机遇,需要互联网金融的科技监管部门转变思想,创新监管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机制上,应当立足于现有监管政策进行创新,改变分业监管模式,结合分业监管和监管两种模式的优点,建立全面覆盖的科技监管据体系:一是在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金融监管协调、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基础上,建立以央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组成的跨部门、跨行业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机制,通过统一互联网金融技术顶层设计,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技术标准,破除现有监管部门间及区域间的信息孤岛,推动监管部门跨部门信息共享;二是建立国内与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合作机制,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地域界线,交易双方不再局限于国内,数据信息的交换处理以及风险控制具有国际特性,单独依赖一国的技术监管机构无法对互联网金融服务进行有效监管,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国际合作,央行科技部门应加强与世行及其他国家央行的技术合作,从互联网金融技术标准、数据交换、监管策略、协商机制等方面寻求统一的规范,实现国际间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沟通与协调;三是建立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机制,尊重互联网金融的开放精神,充分发挥已成立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倡议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关单位共同遵循相同的技术标准、信息安全和金融服务水平,增强自律意识,利用各成员单位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以避免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滞后于技术发展的局面,减轻技术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和压力。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考虑到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和网络通信技术,因此在未来的技术监管上应更多地通过信息网络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非现场检查将成为互联网金融技术监管的主要形式。

  互联网金融业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平台之上,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通过网络进行匹配,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依托的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靠的是服务创新。信息技术促进了通信网、互联网、广电网的三网融合,特别是移动化对碎片时间的利用,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带来了思维和观念上变化,实现了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三流合一,为互联网金融数据的融合准备了条件,打下了互联网金融业务创新的基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想,其对新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领先于科技监管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范业务创新带来的系统性技术风险,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创新,也成为央行科技部门加强监管的重要环节。

  强化对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监管,央行科技部门应当把握:一是加强对4G、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新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了解新信息技术可能提供的应用或服务,做好相关技术储备;二是推行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技术审查制度,对于纳入央行监管的业务,要求业务提供方向央行科技部门或委托机构上报新业务的技术方案,由央行科技部门对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技术风险评估,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后才能正式上线运营;三是控制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入网结算,对于其他部门监管或没有纳入监管的业务,要主动了解新业务的技术基础,对于类似比特币等影响金融安全的高风险互联网金融服务,要积极向主管部门提供技术咨询和决策支持,在必要时切断新业务的联网支付渠道;四是完善互联网金融新业务的动态技术监管,针对互联网金融涉及面广、扩展性强的特点,实时跟踪新业务上线后的运营状况,及时发现技术隐患,指导业务提供方堵塞业务上存在漏洞,规避系统性技术风险。

  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交易中的信息安全互环境应得更加复杂,移动终端和云计算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应用的主要方式,移动终端使用的免费WIFI安全性及路由器漏洞问题,以及云计算服务带来的非授权访问、信息泄漏等问题都成为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的隐患。目前,互联网金融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恶意程序、假冒网站、诈骗信息、信息泄漏等方面,信息安全问题破坏了互联网金融的秩序,加重了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不信任度。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的技术监管重点应放在信息安全管理,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机构现场检查和网络监控,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

  对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监管,应该关注以下方面:一是要制定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防护标准,采用自主可控的核心信息装备,对相关机构网络进行信息安全等级分类管理,实施等级保护;二是建立严格的互联网金融网络入网审查机制和准入制度,信息安全标准不达标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不得接入金融系统网络,从核心环节上把好信息安全防护关;三是督促互联网金融机关落实信息安全防护规范,指导其建立一套由密码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数据灾备与恢复技术、云计算技术、网络组网与运维技术等组成的“软硬一体”标准化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做好交易双方敏感信息的保护,提升网上交易安全防护水平;四是提升用户端的信息安全防护水平,指导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开发相关软件应用,通过绑定手机、账号实名认证、动态口令卡、数字证书和第三方认证等多引擎、多策略协同运作,提高网络支付的安全性。

  金融需要国家建立信用机制支持,互联网金融由于交易双方的非接触特性,对信用支持的要求更加迫切,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价能力,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国性、权威性的诚信体系仅有央行牵头建设的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简称征信系统),主要通过各金融机构、工商、法院等单位上报违约用户的数据,建立可供查询的部级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大大扩展了征信体系的数据范畴,现有的征信系统是一个被动的征信体系,实时性难以满足互联网金融随时、随地提供金融服务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依托网络提供实时征信服务的网络征信系统,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综合判断交易双方的信用状况,推动信用系统信用评价模式的转变,提升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公信力。

  网络信用系统应针对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为所有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实时信用支持,其系统开发应注重:一是加强用户的身份认证,通过与公安部、工商总局等国家相关部门的协调,实现与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等基础数据系统的互联互通,将个人相关的就业、健康、教育、收入、社保等基础数据整合起来,确保用户信息的准确性,打牢网络信用系统的根基。二是强制互联网金融信息提交,要求所有的交易均需要将诸如资金、物流、交易双方等重要数据通过统一的标准和接口规范,提交到网络信用系统,加强对交易的事中、事后监测;创新从社交网络等公共渠道抓取数据的方法,以实现对信用信息的全面收集及处理,便于判断用户的信用状况。三是规范对网络信用系统的信息共享,严格按照国家对用户信息采集、查询和不良信息报告等规定,对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使用网络信用系统实行网络授权机制,规定其应用信用信息的范围和信息等级,防止信用信息的滥用和扩展;四是提供全程、实时互联网金融认证服务,通过推出权威的第三方电子认证产品,实现交易中的身份认证、电子签名、交易信息加密传输、交易不可抵赖,确保交易信息的可靠,以有效保障资金交易的安全性。

  大数据在解决金融核心的信用评级和风险控制上拥有传统方法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是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重要推手。互联网金融涉及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医保、社保、运营商、电商及多种服务行业,各类交易均以数据形式存入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并通过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交换,因而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中心是互联网金融运行的中枢神经,存储着互联网金融重要的数据资产,承载着关系社会经济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流和信息流,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核心,数据中心的信息安全对于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稳定运行,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从目前看,互联网金融无论是哪类交易,不论交易双方是谁,交易中涉及支付部分的数据都必须通过银行数据中心,因此,央行科技部门对互联网金融的技术监管中,互联网金融各类数据中心的监管是一个重要方面。在技术监管政策、方式不明,以及央行科技部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对全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中心进行监管,应该把技术监管的重心放到银行业数据中心的安全上,通过抓好银行业数据中心的技术安全来提升整个互联网金融的安全。

  央行已认识到加强银行数据中心安全监管的重要性,2014年1月16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第二届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席会议,专门就银行业数据中心安全进行了部署。在当前银行业数据中心面临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不断加速,业务量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大幅增长,以及运维工作复杂度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央行科技部门对银行数据中心的监管重点在于:一是加大对银行数据安全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数据中心工作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推动各银行数据中心认真履行安全职责;二是制定银行数据中心安全标准规范,督促银行数据中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采用新技术、新装备增强安全防范能力;三是通过现场或网络技术安全检查、督查,在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管理管控和跨部门运维协作等监管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银行业数据中心联合运维机制改革和发展。

  [1].“存款利率市场化按计划推进”.《国际金融报》,2013年8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2013】107号文,2013年.

  传统观念认为,制造业是创新的来源,服务业是创新的模仿者和被动适应者。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完成,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学术界才开始系统的研究服务创新,认为服务创新比较灵活,不需要遵循统一的模式[1],服务业也有不同于制造业的创新形式,但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却大多为技术视角,即关注新技术在服务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服务本身对服务创新的推动。虽然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互联网本身特性可以发现许多技术方法无法发现的创新形式,如微博、团购、网上虚拟社区、电子商务等等这些以用户为核心的新互联网应用的出现,大大地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节约了资源,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研究互联网服务方式演变的过程中,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着重从服务创新的服务视角出发,这样的分析才可能更具体更全面。

  1.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进行互联网服务创新的空间扩大。经过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的高速发展,截至2011年 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从最初不足30万上升至如目前的5.13亿,短短十几年时间增长了1700多倍;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随着互联网服务创新的进行,互联网提供的服务种类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艾瑞咨询调查显示,2011年十大热门互联网服务分别是微博、团购、比较购物、P2P资源等,这些都服务都反应了用户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需求,用户更多的参与到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服务在细节方面更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因而创新服务更能得到大多数用户的青睐,如微博是对用户的满足,团购是用户对交易需求的满足。创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表现出多样性,每一项创新都是对现有思想、能力、技能、资源等的新组合,因此,一般给定系统中各种因素越丰富,他们的组合形式就越多,越能创造出更复杂、更高级的创新。

  2.互联网服务结构呈现多元化,互联网服务创新社会化趋势加强。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而互联网服务创新是以用户为导向的,因而互联网服务创新必须增加其服务创新的社会性才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互联网在于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创新,社会性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要趋势[2]。同时,人的社会性需求又是多样化的,如求知、交流、交换等等,这也必然要求互联网服务进行多元化的社会性创新,随着互联网服务社会性创新的发展,服务结构呈现多元化:首先是服务类型的增加,早期互联网服务类型单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服务创新的发展,新的服务不断出现,如互联网虚拟专网服务,互联网电子交易服务,互联网会议电视及图像服务,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等等;其次是服务对象或用户群体的扩展,如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网民中男性比例为 55.9%,比女性高出11.8个百分点;最后是服务提供商(ISP)的多样化,如电子商务ISP、即时通信ISP、网络游戏ISP等等。

  互联网服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由研究用——商用的一个逐步开放的过程。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结合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将互联网的服务方式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7-1996):以互联网接入服务为主的互联网基础服务。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互联网,但一直没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直到1994年4月20日,NCFC(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这一时期的互联网,由于受技术,如TCP/IP协议、互联网信息协议第一台当今通用的IBM-PC、多协议路由器以及第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支持WWW技术的MOSAIC浏览器等都是这一时期才出现,政府、认知度等方面的影响,发展缓慢,服务内容很有限,主要以接入互联网等基础服务为主,用途主要为研究用,商业资本尚未完全介入,且只有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或专业技术人员才会使用。

  第二个阶段(1996-2003):以新闻、搜索、数据库等为主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服务创新表现为Web1.0时代,其特点为:1.互联网服务创新逐渐增多,模式为服务企业主导型,用户为创新的拉动者和服务产品的使用者,服务企业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创新活动所在地,其创新活动表现为将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中的信息传播方式经过加工处理后搬到互联网上的过程和组织创新。2.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剧增,但信息是静态的,且信息的流动是单向的,由ISP到用户,用户只是信息的接收者,而非创造者,即用户的参与性低,如图1为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得出的关于1999-2003年互联网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由表可见这一时期互联网用户上网主要是为了享受互联网信息服务,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3.服务方式有限,各种信息服务均以一定的技术为基础,如早期的百度、搜狐、腾讯等都以一定的专业技术为支撑。我国90年代中期开始互联网商业化,互联网商业化推动互联网服务创新的发展,互联网服务创新是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它深刻的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习惯。

  第三个阶段(2003-至今):互联网应用服务。应用服务不同于信息服务,它强调服务的应用性、开放性、互动性、专业化和个性化,表现为Web2.0时代,Web2.0是相对于Web1.0而言的,它是新一代互联网应用服务的统称,是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的发展趋势[3],用户更多的参与到了互联网服务创新的过程中,表现为用户既是互联服务内容的享受者,也是互联网内容的制造者,其服务创新模式体现为客户导向型和服务企业协助下的客户导向型,服务企业为创新的推动者和创新活动所在地。随着互联网服务创新的发展,用户对互联网服务的需求已从早期的浏览,上升到现在应用等多种应用服务需求。微博在中国兴起才两年时间,微博用户规模已达到24988万,年增长率更是达到近300%,用户即可以收听别人的微博,也可以自己发微博供别人收听,这种以用户为核心体现开放性、互动性的应用服务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引领着未来服务创新的方向。

  1.互联网企业服务创新的风险增大,行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是一个异质性的过程,互联网服务创新的过程往往较长,投入较大,还会遇到各种障碍,如成本、财务支持、用户反馈、内部阻力等等,这些障碍会增加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因而使服务创新的风险增大,尤其对中小互联网企业而言,这种风险是首先要规避的,如R.Evanglista 和 G.Sirilli对意大利的七百多家服务性企业进行关于创新障碍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47家服务型企业认为创新成本太高是阻碍创新的首要因素,占调查企业的45.8%,而有37.9%的企业认为企业的内部阻力包括旧的管理体制、理念等阻碍了创新等等[4]。另一方面,服务创新不同于技术创新,它更容易被模仿,模仿创新往往投入小,风险小。创新被模仿,导致服务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加之目前,互联网安全问题频发,互联网版权保护迫在眉睫等,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2.从事互联网服务的专业人员不足。互联网行业属于高知识、高技术、高互动、高创新性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企业所积累关于该行业的大量专业知识,而这些专业知识又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1],这些经验丰富的员工促进了企业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促成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碰撞以及新知识的产生,帮助企业或用户完成了各项服务的创新,因而掌握大量专业知识的企业员工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随着我国互联网服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需要新增大量专业人员,但是专业人员的缺失,或是专业人员的流失,都会减缓互联网服务创新的进度,对互联网企业造成潜在的巨大损失,不利于互联网服务方式的演变。

  用户是服务创新的重要来源和推动者,随着用户更多的参与到互联网服务创新的过程中,互联网服务将更加体现以用户为核心的应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1.完善与互联网服务创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互联网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服务创新者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服务创新氛围。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逐渐成熟,新服务的开发流程逐渐变得标准化,技术在服务创新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因而互联网服务创新比其他行业更容易模仿,这就更需要一个完善的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保证服务创新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互联网企业间的正常竞争合作秩序。目前互联网版权保护主要的依据是《著作权法》,随着互联网服务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作品是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出现的,旧的《著作权法》亟待完善。

  2.政府要加大对互联网行业自主创新的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是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自主创新并不必然排斥模拟创新。自主创新往往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耗费巨大,我国互联网服务在国际互联网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扮演着后来者、追随者的角色,目前国内大部分互联网服务都是模仿国外的模式进行模拟创新,模拟创新成本低、风险小,是后来者追赶先进前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模拟创新始终是需要向自主创新转变的,模仿创新具有被动性,易形成路径依赖,因此长期的模拟创新,不利于互联网自主创新体系的形成和行业的长远发展。随着互联网服务的日益国际化,国内互联网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互联网服务的挑战,我国互联网行业始终是要探索适合国情的互联网自主创新道路,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互联网行业自创新的鼓励和支持,包括政策的、财政的等等,鼓励互联网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互联网行业自主创新程和互联网知识产权的协同发展。

  [1]许庆瑞,吕 飞.服务创新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34-37

  [2]刘越.互联网服务的融合化、社会化和智能化[J].现代电信科技,2011(1-2)

  [3]汪向东等.中国: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经济’[M].三联书店,2003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03-2004[R].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7)

  “互联网+”指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融合,通过技术进步、效率提升来提高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一词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报告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同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推进“互联网+”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新常态下浙江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两富”“两美”现代化浙江的重大战略举措。2016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浙江省“互联网+”行动计划》,力求重塑浙江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互联网+”众创空间模式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表现形式之一。一方面,“+”为加号,代表跨界与融合,表明了互联网技术应应用于众创空间的建立、运营与管理;另一方面,众创空间应重点培育互联网领域初创项目,并且支持传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结合转型升级。

  “众创空间”的官方定义指,要在创客空间、创新工厂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实现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对于激发创新活力、培育创新人才、带动社会就业意义重大。

  2015年以来,国家和省市各层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众创空间相关支持政策。国家层面,201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双创工作;2015年9月,科技部出台《发展众创空间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了众创空间的功能定位、建设原则、基本要求和发展方向;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就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提出相关意见;2016年7月,科技部出台《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工作指引》,旨在推动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的引领带动作用。

  浙江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2015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达到42886亿元,同比增速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多年来,浙江坚持创业创新,强化创新驱动,“一张桌子就可以创业”的共享式众创空间遍地开花。在浙江,创业创新正成为一种价值导向,逐步从“小众”事业转变为“大众”事业。

  经济新常态下,浙江省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加快发展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充分发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引领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中国互联网公司BAT三巨头之一的阿里巴巴也给浙江贴上了厚厚的“互联网”标签,让浙江成为了中国信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浙大系、阿里系、海归系、浙商系组成的浙江创业创新 “新四军”,高校毕业生、名企高管、科技工作者组成的浙江创业创新“实力派”,投身于创业事业,活跃在众创空间中,在浙江这片热土上孕育着创新力量,释放着创业激情。

  在政策的扶持指引下,浙江的众创空间正引领和推动着传统孵化器的提质升级,成为打造浙江整体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2015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打造更有活力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创业创新提出意见;2015年12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出台《浙江省众创空间管理与评价试行办法》,制定了众创空间的具体管理和评价办法。

  “互联网+”创业创新离不开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的资本引领作用。浙江大量的民间资本正是众创空间内初创项目的潜在投资资金来源。专门投资于众创空间内部企业的专业化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众创空间的“标配”,这一要素也正被作为关键性指标纳入众创空间考核体系。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动,激发了全国各地大力兴办众创空间的热潮。目前我国纳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的众创空间1337家。在“双创”背景和“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浙江涌现出了像贝壳社、西湖创客汇、腾讯创业基地(杭州)、B座12楼、楼友会等不同模式和类型的众创空间,其中59家被纳入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体系,108家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

  但在浙江省众创空间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空间分布不均、模式雷同等众创空间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从空间分布看,浙江省众创空间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等地区,全省分布不均,如浙江省59家部级众创空间中,仅杭州就35家,占比59.3%、宁波19家,占比32.2%;108家省级众创空间中也以杭州和宁波为主,杭州28家,占比25.9%、宁波28家,占比25.9%。从运营模式看,众创空间发展前期主要以创业咖啡模式为主,现在逐渐朝企业化、专业化运营模式发展,除为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场地、工商注册等基本服务外,还提供创业辅导、培训、投资等增值服务,但仍存在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要打造浙江创业创新生态,仍需从政策导向、产业培育、资金投向等角度出发,差别化经营管理众创空间,让众创空间独具特色,站稳脚跟。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建设一批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众创空间。

  浙江省人民政府出台的《浙江省“互联网+”行动计划》目标到2017年培育300家以上众创空间服务平台。通过打造“互联网+”众创空间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营造互联网创业氛围,是加快浙江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重要途径。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进步,互联网不断融合传统行业,加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各行各业正逐渐被互联网化。“互联网+娱乐”、“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交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制造”、“互联网+农村电商”等组合性词汇已不再陌生,“互联网+”时代已然到来。

  “互联网+”众创空间是“互联网+”战略在众创空间运营及管理中的创新实践。众创空间为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管理提供了可应用实践的物理空间载体。互联网化的众创空间,在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工作、网络、社交空间的同时,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开源技术,构建开放的创业创新平台,推动资源要素的开放和共享,促进创业者加入和集聚。

  “互联网+”众创空间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众创空间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创业生态。

  “互联网+”是一种资源整合的能力,互联网思维颠覆了传统商业模式。在传统产业中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创新成果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可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用互联网改造和升级传统孵化器是众创空间管理模式的创新。众创空间管理者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众创空间交流平台,把握市场需求导向,加强资源共享合作,促进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及时转化,构建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创新体系。

  互联网可帮助实现产品的精准管理和线上营销,从而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扩大交易范围。交易空间被打破,交易范围成倍数扩大,潜在客户群体成倍数增长。同时降低交流和反馈成本,实现快速交易。

  众创空间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基础条件,为企业提供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为创业团队提供绿色通道服务。杭州市余杭区的“梦想小镇”用“互联网+”的思维建设小镇,除为创业群体提供金融、信息、中介等配套服务外,还在居住配套上成功引入了小米“U+公寓”、“拎包客”等市场化运作的“创客公寓”。

  众创空间可成为浙商回归的资本回归载体。引导回归的浙商建立或参与“互联网+”众创空间新模式,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众创空间发展运营,推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产业快速发展。同时,鼓励浙商单独设立或联合政府设立专项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投资众创空间内初创企业。深度挖掘浙商人脉资源,重点向部级、省级众创空间等创新服务平台介绍输送科技人才,促进项目落地转化,“引资+引技+引智”,积聚创新要素,营造双创氛围。

  政府是“互联网+”众创空间的最终管理者。除了运用互联网思维转变政府职能外,政府主要还是在职能部门管理角度引导众创空间发展。首先,应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以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的众创空间,通过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增加源头技术供给,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其次,要引导和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及大学生创业,专业技术人才创业成功率较高,大学生创业能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再次,制定有针对性的创业政策,结合项目和人才的现实需求,采取房租补贴、宽带补贴、培训补贴、贷款贴息等形式,降低创业成本;最后,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众创空间,发挥引导基金和风险补偿等多种财政资金作用,给予初创期企业资金支持。

  众创空间入驻门槛较低,带“新点子”、“新创意”的“创客”只要支付较少的租金就可以找到一个工位实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浙江从来都不缺创业者,浙大毕业生、科研院校带技术带团队的科技工作者、有阿里巴巴等名企从业经历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二次创业的创业者等等,都是浙江创业创新的主力军。

  合格的众创空间必须具备协助空间内项目向资本市场筹措资金的功能,或者本身自带投资功能。资金是创业的主要难题,解决资金问题,需要投资者的慧眼识珠和风险资本的强力助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资金扶持,初创期企业需要天使投资,中早期企业需要风险投资,成长期企业需要私募股权投资。上述三种阶段的资本投资配套已经成为不少“众创空间”的必备要素。

  国家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围绕主营业务方向建设众创空间。具有产业背景的众创空间可依托强大的产业链优势支撑众创空间内部项目的整体创业创新。如利用大型互联网企业技术优势和产业整合能力,向创业团队开放平台入口、数据信息、计算能力等资源,提供研发工具、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提高初创项目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梦想小镇是浙江省原省长李强亲自命名建设且以“镇”为载体的新型“众创空间”,于2015年3月28日正式启用,地点位于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占地3平方公里。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小镇由互联网“创业小镇”和“天使小镇”两部分构成。创业小镇重点培育“泛大学生”群体创办的互联网相关领域企业;天使小镇重点培育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企业,招引天使投资基金、股权投资机构入驻,着力构建覆盖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全要素金融服务体系。梦想小镇背靠阿里巴巴,吸引了一大批阿里系创业项目落户。对于创业者而言,梦想小镇几乎是零成本创业,入镇项目可获得最长三年的免租办公场地、最高100万元的风险池贷款、30万元商业贷款贴息及云服务等扶持政策。

  贝壳社准定位于医健行业,是杭州一家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专业众创空间,产品主要包括O2O品牌服务、在线融资、创业孵化服务、创业教育培训等。目前,贝壳社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地已与合作机构、地方政府建立了线下空间。在其他城市,贝壳社则采取轻模式的方式与当地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合作,通过流量导入、产品导入、云孵化、SaaS的创业服务实现网络化覆盖。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贝壳社成功搭建了医健创业者与投资人、同行之间的交流共享平台。

  腾讯创业基地(杭州)由腾讯提供线上资源、政府提供场地基础、运营方提供中间服务,成立于2015年8月27日,位于西溪乐谷创意产业园。创业基地采取大开间统一办公的模式,免费的房租、腾讯强大的线上资源,很多移动互联网创业者慕名而来。产业支撑是腾讯创业基地的显著特征。入驻企业享有最低50万起的流量曝光支持,腾讯关系链资源、帐号体系等腾讯能力体系的开放接入,广点通盈收变现能力的培育,腾讯云资源减免补贴,腾讯开发者沙龙、创业基地开放日、腾讯创业公开课等知识培训资源以及包括办公场地、税收优惠、创新创业奖励基金在内的线下扶持资源。

  “互联网+”战略、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同为国家战略,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构建和运营众创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众创空间内项目品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引导和推动全社会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互联网+”众创空间模式可期、可待。

  [1]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7-35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 2015,6:32-38

  [3]姜呈凯.完善创业创新政策体系培育经济社会发展动力[J].中国市场,2015,43:86-87

  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动力。

  第一,互联网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将推动高校相关专业建设,加快培养互联网领域专业人才。一是把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相关知识纳入高校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互联网知识水平。二是适应互联网产业发展要求,加快培养市场急需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网络与信息安全、云和分布式计算、计算机制图与动画、网络架构与开发、数据工程与数据仓储、数字设计与出版、用户界面设计、社交媒体营销等专业人才。三是根据《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大制造领域,把互联网技术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在高校或企业建立涵盖3D打印技术、智能家居技术、可穿戴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创客中心”或“创客平台”,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第二,互联网将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条件。与互联网同行,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使中西部地区高校学生能够参加国内外著名大学网络课程的学习;精品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使老师更方便地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建立起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在互联网时代依然重要。尽管200多年来人类社会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推动了高等教育发展,并促进了大学职能、办学理念、办学类型和规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但大学育人的主要职能没有变,古老的校园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依然开展着。正如《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一书的作者舍恩伯格所指出的,大数据时代学校仍会存在,但功能会改变;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不可能削弱老师的重要性,但会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三,互联网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去,人们认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但实际上普遍采取的还是“一刀切”的教学方式。网络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了条件。今后,如果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学习指导系统、学生学业评价系统建立起来,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将真正得到确立。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正式确立其为国家战略。互联网已经逐渐跳出一个行业的范畴,正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新引擎。

  响应总理号召,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在全国各大智库中率先出版“互联网”智库系列图书,本文摘选自全国首部详解“互联网+”理论框架的实践著作——《互联网+:跨界与融合》zt/kjyrh)。据目前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各大O2O渠道全线热销中,位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

  本书作者团队汇聚了国内一线互联网+领域权威专家,包括主任曹磊、易观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长陈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互联网金融专家郭勤贵律师、传统企业转型专家卢彦联合编著,堪称“豪华”,本书是首部真正意义上讲解从“互联网+”的理论与框架到产业、企业实践的专著。以下是本书抢先试读:

  知识社会的来临、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共同驱动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传统行业了,更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推动了创新2.0时代的智慧城市新形态,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互联网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带来的创新形态演变,本身也在演变变化并与行业新形态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如同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以及Fab Lab及创客为代表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群体创造。可以说”互联网+”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提出也引发创新2.0研究群的热议。“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涵盖了当下创新2.0研究与发展中的新工业革命(工业4.0、第三次工业革命)、开放开源、众包众筹、创客浪潮、智慧城市等一系列热点趋势。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常态”下实现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也将紧跟”互联网+”演进和发展的脉动,并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

  “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创新2.0是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强大引擎,要将当前在中国大地正在掀起的创客的创新创业大潮引导其使用互联网及创新2.0这个利器,以期完成中国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为“互联网+”时代为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做好开局。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威客等社交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工业生产、管理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Android这种开源开放的创新模式已远远超过原有的封闭模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一个以用户为中心、面向服务,注重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以”互联网+”为大背景的创新2.0时代已经全面到来,激发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从科学创新2.0来说,我们应看到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积极推动在智能测控、机器人、新型传感器、3D打印等领域的创新,推动产业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从技术创新2.0来说,应借鉴工业4.0采用“虚拟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物理化的智能制造技术的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应用技术,让工业生产过程更加灵活,实现产品独特的可识别性、个性化产品定制。从管理创新2.0来说,应注重管理、机制、制度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重视配套体系、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让中小企业也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立足创新2.0时代,我国必须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机遇,把握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趋势,借鉴德国推进工业4.0的经验推动我国从“全球制造大国”向“全球智造强国”的转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孟庆国教授、张楠副教授及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结合创新2.0研究社群的讨论以及本栏目去年的相关内容,就2015年创新2.0十大研究热点进行展望和点评分析。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了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用户参与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演进。创新2.0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创新2.0的交互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组织方式、社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产业、政府、社会、民主治理、城市等领域的建设应该把握这种趋势,推动企业2.0、政府2.0、社会2.0、合作民主、智慧城市等新形态的演进和发展。总结创新2.0研究社群一年来各位老师、专家的讨论,我们总结了2015年创新2.0研究的十大重点方向。

  方向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

  互联网经济、互联网思维是当前创新2.0研究与实践推进中的一个热点。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必威、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并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创新2.0推动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下的创新2.0模式演化趋势,及其互动机制研究值得高度关注。

  方向二:开放开源与创新2.0。从开放源代码、到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管理正成为知识社会创新2.0时代的趋势。连电动汽车特斯拉都开源了,连政府这个最保守的组织都尝试开放数据了,连中科院也要开放科研、开放知识管理了。创新2.0时代的开放数据、开放源代码、开放知识如何发展演进并推动共享型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还有@崔之元提到的“点混合所有制”、“点”。

  方向三:“新常态”下的创客浪潮与创新创业。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信息和知识的扩散推动了创新的民主化进程,新技术革命浪潮会同经济发展转型、结构调整,带来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新格局。”新常态”强调走创新2.0时代的群众路线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道路。

  Fab Lab及其引发的全球创客浪潮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引发了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的转变,推动了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的用户创新环境的构建,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放创新带来新机遇。创新2.0所蕴含的以人为本,注重用户创新、用户体验正越发凸显其价值。

  方向四:下一代创新推动下的新工业革命发展与趋势。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都是创新2.0形态下的工业新形态、新趋势,我们如何应对其机遇与挑战?在工业发展领域,英美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德国提出工业4.0。德国期望在实施工业4.0时按创新2.0的模式实行颠覆性创新(工业1.0-3.0是工业社会创新1.0模式,工业4.0是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通过构建”虚拟-物理系统CPS”以建设全球一流制造强国。我国十八大后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需在创新2.0指导下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制造强国”。新工业革命汇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

  方向五:创新形态演变下的智慧城市研究。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不仅仅应注重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等智能基础设施的构建,还应借助创新2.0理念,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钱学森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日益被智慧城市的研究领域所关注,如何推进大成智慧理论在智慧城市中的指导和应用也将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方向六:创新2.0视野下的政府2.0。在政府治理领域,创新2.0重新定义了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政府应服务而非掌舵更非划桨,应把握这种政府服务模式及形态演化的趋势,同时注重政府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使能者的角色,通过政府数据开放、维基、微信、微博等web2.0的应用以及开放数据、云端应用推动开放创新、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

  方向七:创新2.0时代的合作民主机遇与发展。创新2.0是科学2.0、技术2.0、管理与制度2.0共同塑造的。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重申依法治国、重提群众路线时代的群众路线时代的制度环境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在民主治理领域,应把握创新2.0时代合作民主的新机遇,超越”直接民主的失败、协商民主的无力”,推进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通过云计算、维基、社交网络等技术和社会工具的应用,基于创新2.0让公众更自由和主动地进行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度地参与政府和社会的合作协同,实现基于新技术的协作共治、群体智慧和公共价值塑造。

  方向八:面向知识社会创新2.0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建构。知识社会的创新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创新形态的转变,也重新定义了用户的价值和开放的意。

下一篇:必威响应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桥通深耕SDWAN企业组网、全球网络传输服务
上一篇:必威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